(文章轉載自EurekAlert!,原刊於2024年7月2日)

由香港科技大學(科大)生命科學部副教授郭玉松教授帶領的研究團隊,最近揭示了一項有關新型冠狀病毒(SARS-CoV-2)的新發現。團隊最新發現的宿主因子會通過與SARS-CoV-2刺突蛋白的受體結合域相互作用,來促進病毒進入細胞。這項發現不但為我們理解SARS-CoV-2感染機制帶來新視角,更為治療新冠提供了新方向。

科學界普遍認為,SARS-CoV-2的侵染過程主要依賴其刺突蛋白的受體結合域(CoV2-RBD)與宿主細胞受體ACE2的相互作用。過往雖然有大量研究圍繞ACE2的過度表達如何促進病毒入侵宿主細胞,但對於缺乏ACE2是否能抑制病毒入侵的探究卻相對較少。就此,由郭玉松副教授帶領的科大團隊,遂與香港大學(港大)和香港理工大學(理大)的研究團隊,展開聯合研究,透過GST pull-down方法,成功篩選出除了ACE2之外、與CoV2-RBD結合的多種宿主表面因子。

實驗結果顯示,在經篩選的眾多宿主表面因子中,宿主因子SH3BP4調節了CoV2-RBD的內吞過程,並以不依賴ACE2,而是依賴整合素和網格蛋白的方式,介導SARS-CoV-2偽病毒進入宿主細胞。這項發現揭示了SH3BP4在病毒透過內吞途徑入侵宿主過程中扮演的重要角色。除了SH3BP4外,部份經篩選的細胞因子,例如ADAM9和TMEM2,相比於感染力相對低的SARS-CoV的RBD,對CoV2-RBD顯示出更強的親和力,表明這些因子於SARS-CoV-2入侵中具有特定作用。此外,研究團隊更發現了偏好與SARS-CoV-2 Delta變異株的RBD結合的因子,有可能進一步增強Delta變異株的入侵能力。

郭玉松教授表示:「本次研究不僅揭示了SARS-CoV-2入侵宿主細胞過程中發揮作用的新宿主細胞表面因子,還發現了整合素在介導病毒內吞中的關鍵作用,為治療新冠奠下新的研究基礎。」

其研究結果已在國際權威學術期刊《生物化學期刊》(The Journal of Biological Chemistry)上發表。參與研究的還包括港大微生物學系陳鴻霖教授、理大應用生物及化學科技學系姚鐘平教授,以及他們的團隊成員。

Prof. GUO Yusong (center) and his research team at HKUST

郭玉松教授(中)及其研究團隊

SARS-CoV-2進入宿主細胞的模式圖
科研發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