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科技大學(科大)和香港中文大學(中大)今日公佈重大研究突破,揭示感染2019冠狀病毒病 (COVID-19)或會導致妊娠晚期併發症。研究發現COVID-19會顯著改變胎盤的基因調控,為研發更好的治療方案提供潛在分子靶點,或減輕COVID-19對母體和胎兒健康所造成的負面影響。
過往有研究收集來自包括香港在內的多個國家及地區,2,219名感染SARS-CoV-2病毒的孕婦數據並進行分析1,顯示感染COVID-19會增加孕婦死亡、嚴重產婦病症以及胎兒和新生兒不良反應出現的風險。另有研究指出,感染 SARS-CoV-2病毒的孕婦(特別是於妊娠晚期感染的孕婦)出現早產的機率相對高於沒感染的孕婦2。此外,美國在2020年4月至2022年12月錄得142,561宗孕婦感染COVID-19的報告病例,當中的早產率為11.21%,亦有9.7%的嬰兒需送入新生兒重症監護病房3。然而,科學界至今仍不清楚因感染COVID-19而增加的妊娠不良風險的分子機制。
由科大生命科學部副教授、科大表觀基因組研究中心主任梁子宇教授,及中大醫學院婦產科學系系主任潘昭頤教授領導的研究團隊,聚焦研究母胎界面,即母體與發育中胎兒相互作用的區域,於感染SARS-CoV-2病毒後的分子變化。他們從七名COVID-19患者和七名健康捐贈者的母胎界面樣本中發現,感染 SARS-CoV-2病毒會上調干擾素相關基因,顯著增加母胎界面的免疫反應,或會令胎兒出現炎症、缺氧及氧化壓力等風險。同時,他們發現母胎界面中的血管生成基因失調,有機會導致胎盤血管形成異常,限制胎兒發育。重要的是,研究觀察到的分子變化很大可能是由母親在初次感染病毒時對其產生的反應所導致,而不是病毒直接影響胎盤中的母胎界面組織。
研究團隊亦發現,SARS-CoV-2 病毒會透過改變特定胎盤細胞中妊娠相關基因的調控,損害胎盤發育。具體而言,他們發現一些稱為逆轉錄轉座子(retrotransposons)的遺傳物質在胎盤細胞中失調,導致妊娠特異性糖蛋白(PSG)的基因表達被下調。妊娠相關基因在懷孕過程中發揮重要作用,包括胎盤於母親子宮的血管發育、免疫調節以及胎盤發育等,這些都會影響胎兒健康。
梁教授表示:「基因是所有生物過程的藍圖,它的精準調控對於正常成長及發育至關重要。疾病中被錯誤調節的基因會導致生理機制出現錯誤。為了解其對細胞的影響,我們必須查明基因表達模式如何因疾病而改變。過去兩年,我的研究團隊及合作伙伴致力於揭示SARS-CoV-2病毒如何影響基因表達以及其帶來的後果。我們的研究結果有助了解在母胎界面沒有直接感染COVID-19的情況下所引起的妊娠併發症的分子機制,並為未來研發針對性的干預治療措施提供關鍵的數據,以減低母體感染COVID-19所引致在懷孕期間會產生不良結果的風險。我們的研究亦提供PSG基因表觀遺傳失調的例證,以及其如何導致其他與妊娠併發症相關的疾病。這為進一步研究PSG基因在懷孕期間患其他疾病和受感染的作用奠定基礎。」
潘教授表示:「在疫情大流行期間,我們通過流行病學研究發現,孕婦一旦感染新冠病毒病,她們接受重症監護、妊娠特異性發病率(包括妊娠高血壓和栓塞性疾病)甚至死亡的風險會增加;而她們的胎兒更有可能早產且出生體重較低。這個研究提供了關於新冠病毒病如何影響胎盤,從而導致許多妊娠併發症的線索。研究結果顯示,我們以往擔心新冠病毒病對孕婦和胎兒可能會產生負面影響的憂慮是真確的,因此避免感染是減低有關風險的關鍵。計劃懷孕或已懷孕的女性請按時接種疫苗。隨著社會走向復常,市民檢測的意慾下降,我建議出現症狀的孕婦必須接受快速抗原檢測,一旦確診,需盡快通知醫護人員以便提供相關醫療建議和跟進,包括增加胎兒監測。」
研究結果已於2023年7月3日在科學期刊《自然-細胞生物學》上發表。
1 由喬治華盛頓大學領導的一項統合分析涵蓋了來自全球的12項研究,共涉及13,449名孕婦。其中包括2,219名於2020年3月至2021年5月期間確診感染SARS-CoV-2的孕婦。
2 根據一項於2022年發表的美國研究,與全國基線數據(10.0-10.2%)相比,懷孕期間感染SARS-CoV-2的人早產機率較高(14%),特別是在懷孕晚期感染者。
3 數據來自美國疾病控制與預防中心關於懷孕期間確診或懷疑感染COVID-19的母親和嬰兒特徵的資料。
關於香港科技大學
香港科技大學(科大)(https://www.hkust.edu.hk/) 是國際知名的研究型大學,其科學、工程、商業管理及人文社會科學領域,均臻達世界一流水準。科大校園國際化,提供全人教育及跨學科研究,培育具國際視野、創業精神及創新思維的優秀人才。逾八成的科大研究,於香港的大學教育資助委員會「2020研究評審工作」被評為「國際卓越」或「世界領先」水平。我們於最新的《泰晤士高等教育全球年輕大學排名榜2023》中排行第二,而科大的畢業生在2022年度的全球大學就業能力調查排名第30位,位於亞洲院校前列。截至2023年初,科大成員共創立了1,645間至今活躍的初創公司,當中包括9間獨角獸企業和11間成功退場的公司(上市集資或被併購),合共創造了逾4,000億港元的經濟效益。投資推廣署早前引用「2021年QS世界大學學科排名」,展示躋身全球百大的五所本地大學在多個創新領域的表現,當中科大在四個工程與材料科學領域的排名為本地大學之首。
關於香港中文大學醫學院
香港中文大學醫學院(中大醫學院)成立於1981年,多年來在教學、科研及臨床方面具有卓越成就。2023年QS世界大學醫學院排名位列全球32。 中大醫學院成立於1981年,多年來在教學、科研及臨床方面具有卓越成就,2023年QS世界大學醫學院排名位列全亞洲首三甲及全球第32位。
中大醫學院共有19 個學院及部門、 1,200 多名全職教研人員從事科研及臨床工作。中大醫學院鼓勵跨學科和跨專業合作,並將科學發現轉化為臨床應用,為醫學界帶來革命性的影響。醫學院成員致力為各種各樣的健康問題尋找解決方案,致力促進人類健康。 中大醫學院一直努力建設世界級的科研環境,科研團隊亦取得不少卓越成就,蜚聲國際。
更多有關中大醫學院的詳情,請瀏覽http://www.med.cuhk.edu.hk查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