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學院新聞

大學發展 |
科大理學院與創新工場簽署合作備忘錄成立計算機感知與智能控制實驗室 推進人工智能的研發及應用
香港科技大學(科大)理學院與創新工場簽署合作備忘錄,成立計算機感知與智能控制實驗室。科大數學系教授張潼將帶領新實驗室的研究工作,範疇包括機器學習的理論與算法,以及可應用於自動化系統的人工智能技術等。
是次商校合作有望將科研和產業結合,為人工智能的研究帶來豐碩及具影響力的成果。…
研究與創新 |
科大研究團隊發現7,000多個新海洋微生物種 刷新人類對海洋微生物多樣性認知
香港科技大學(科大)一批海洋科學家近日發現逾7,000個全新海洋微生物物種,當中包括一種首次於海洋中被發現、擁有最新基因編輯系統CRISPR的天然藥用產物酸桿菌門(Acidobacteria),不但刷新了人類對海洋微生物多樣性的認知,更為研發新型藥物帶來希望。…

大學公告 |
全新跨學科課程——金融科技理學碩士
數碼科技的急速發展有助推動創新產業及優化企業流程,包括金融服務業的變革。為迎接未來金融服務業的發展,培養更多相關專才和企業家,香港科技大學三個學院結合彼此優勢,開辦全新的金融科技理學碩士課程。
香港要保持全球金融中心的地位,…

國際化及環球伙伴 |
科大聯合香港盤古生物製藥公司研發肺病新藥物
歸功於香港科技大學(科大)研究人員重要的轉化科學工作和早期發現
將此成功合作模式繼續用於研發細胞外tRNA合成酶創新藥物的重大機遇
美國聖地亞哥和香港 – 2019年1月17日 – aTyr Pharma公司(納斯達克股票代碼:LIFE)是一家生物製藥公司,…

國際化及環球伙伴 |
新研究中心成立助腦退化患者
香港科技大學(科大)與哈佛大學醫學院的教學醫院波士頓兒童醫院(哈佛)、史丹福大學醫學院的保羅·F·格倫衰老生物學中心(史丹福)及倫敦大學學院(UCL)今日簽署具有里程碑意義的合作備忘錄,就前沿轉化神經科學研究展開合作。香港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林鄭月娥女士、科大校董會主席廖長城先生…

研究與創新 |
香港科技大學研究人員發現基因突變機制 為致命腦癌患者帶來新治療線索
由香港科技大學(科大)與北京天壇醫院組成的研究團隊,近日發現一種罕見的致命腦癌「繼發性膠質母細胞瘤(sGBM)」的突變機制,了解到該癌腫瘤是如何由嚴重性較低的腫瘤演變成致命的sGBM。這項突破性的發現為對化療無效的腦癌患者帶來新希望。…

大學發展 |
科大理學院獲思彼思捐款一百萬元進行數據科學研究
香港科技大學(科大)與思彼思商業運營(集團)有限公司(思彼思)簽訂捐款協議。思彼思承諾向科大捐款一百萬港元,支持科大理學院關於數據科學的研究。
思彼思是一家提供全方位商業地產服務的國內企業,除了提供規劃、營運、投資等一條龍服務外,亦緊隨市場趨勢,將文化、…

大學發展 |
科大理學院獲Foga Tech Limited 捐款二百萬元發展金融科技
香港科技大學(科大)與Foga Tech Limited (Foga Tech)簽訂捐款協議。Foga Tech承諾向科大捐款二百萬港元,支持研究生及博士後研究人員在金融科技及區塊鏈方面的研究及培訓工作。
Foga Tech是香港上市公司雲遊控股有限公司的附屬公司。…

STEM教育 |
科大加強推廣STEM教育 推出一站式STEM@HKUST平台
為加強推廣香港的科學、科技、工程及數學(STEM)教育,香港科技大學(科大)最近於教職員、同學與校友的支援下,推出一個全新互動平台,致力激發初中學生對STEM的好奇心,並支援本地教師教授與STEM相關的學科。
為什麼不同酸鹼度會導致pH試紙出現不同顏色?…

研究與創新 |
香港科技大學硏究團隊重構神經突觸的關鍵元件 揭示其形成及調節機制 為精神障礙的診斷及早期治療帶來希望
香港科技大學(科大)生命科學部嘉里理學教授張明傑領導的硏究團隊最近通過一種全新的生物化學重構方法,揭示突觸後緻密區(PSD)的蛋白質在處理及傳遞大腦神經訊號時的調控機制,或能為今後自閉症、精神分裂症等精神障礙的早期診斷及治療提供幫助。
突觸是促成神經細胞之間訊號傳遞的基本結構…

研究與創新 |
香港科技大學研究團隊揭示 DNA複製的全新機制
細胞透過複製載有其身份特徵的基因組,進行自我增殖。一個受精卵细胞,需要經過萬萬億(1016)次的複製後,才能發育成一個成年人。在這項艱鉅任務中,究竟執行複製的分子機器是長成什麼模樣,而且是如何運作的呢?最近,香港科技大學(科大)的研究團隊,…

STEM教育 |
推動香港未來科學家
世界競爭日益激烈,要爭取優勢並保持競爭力,高度創作力的頭腦、批判性思考及分析能力缺一不可。為了鼓勵香港小科學家超越課本知識,並透過學生的解難能力展現自己對生物學的知識,科大舉辦以本地中四及中五學生為對象的生物學比賽:香港中學生物奧林匹克(HJKJSB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