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與創新 |
香港科技大學主辦第三十一屆香港化學研究生研究研討會
香港科技大學(科大)化學系於2025年3月22日在其清水灣校園舉辦了 第三十一屆香港化學研究生研究研討會。自1994年創立以來,該研討會一直是年度旗艦活動,匯聚了所有來自教資會資助院校的研究生、教授及產業合作夥伴,展示化學前沿研究成果,並促進學術與專業合作。  …
研究與創新 |
科大生命科學團隊建立顱內視束損傷模型 揭示重塑中樞神經系統損傷後功能性環路的關鍵機制
(文章轉載自EurekAlert!,原刊於2025年3月28日) 由香港科技大學(科大)生命科學部和化學及生物工程學系劉凱教授領導的研究團隊,成功開發了一種顱內橄欖頂蓋前核(OPN)前視神經束損傷模型(pre-OPN OTI),並揭示了重塑受損中樞神經系統功能性環路的關鍵機制…
研究與創新 |
港科大、南科大和深圳國家應用數學中心研究團隊揭示氮在全球有機氣溶膠吸收中的主導作用
(文章轉載自EurekAlert!,原刊於2025年3月6日) 由香港科技大學(港科大)、南方科技大學(南科大)及深圳國家應用數學中心(NCAMS)聯合組成的研究團隊,提出以氮元素為核心的全新理論框架,解釋大氣有機氣溶膠吸光效應。研究成果近日在國際頂級期刊《科學》發表,…
研究與創新 |
科大發現阿爾茲海默症保護性遺傳因素 揭示疾病機制
由香港科技大學(科大)領導的國際研究團隊通過對東亞人群(包括中國人和日本人)和歐洲人群進行全面的基因分析,識別出了對阿爾茲海默症具有保護作用的關鍵遺傳因素。這一突破性發現為相關遺傳因素如何發揮保護作用提供了新線索,揭示了阿爾茲海默症的發病機制。 要點: 發現:…
研究與創新 |
科大研究揭示超臨界水中二氧化碳不為人知的反應路徑
由香港科技大學(科大)物理系和化學系副教授潘鼎帶領的研究團隊,與數學系姚遠教授合作,在超臨界水中二氧化碳(CO₂)的複雜反應機制研究方面取得了重要發現。這些成果不僅對了解自然界和工程領域中二氧化碳礦化封存的分子機制有重大意義,對了解地球內部碳循環也同樣重要,…
研究與創新 |
科大領導團隊通過使用超冷費米子 實現二維非厄米趨膚效應的突破性量子模擬
(文章轉載自EurekAlert!,原刊於2025年1月8日) 由香港科技大學(科大)領導的科研團隊,近日通過使用超冷費米子在二維空間中進行了有關非厄米趨膚效應的量子模擬,並取得了突破性進展,標誌着量子物理研究的重要進步。 量子力學通常考慮一個與其環境良好隔離的系統,…
獎項及排名 |
孫建偉教授獲頒2025年「裘槎優秀科研者獎」
香港科技大學(科大)化學系的孫建偉教授獲頒2025年「裘槎優秀科研者獎」,以表揚他的卓越科研成就。 孫教授於南京大學先後取得化學學士及碩士學位,再於芝加哥大學取得博士學位,及後於2010年加入科大。 孫教授專注於有機合成領域,…
研究與創新 |
科大研究揭示地球深部可能的生命起源
(文章同刊於EurekAlert!) 由香港科技大學(科大)物理系和化學系副教授潘鼎帶領的研究團隊,近日在深地條件下C-H-O-N流體中有機分子的非生物合成與穩定性研究中,取得重大進展。研究為生命起源的潛在場所提供了新啟示,成果已發表在Journal of the…
獎項及排名 |
科大舉行學位頒授典禮2024 頒授榮譽博士予四位傑出領袖
香港科技大學(科大)今天舉行學位頒授典禮2024,科大副監督陳祖澤博士於典禮上向四位傑出領袖頒授榮譽博士,表揚他們的重大成就及其對社會的貢獻。其他出席典禮的嘉賓包括科大校董會主席沈向洋教授、校長葉玉如教授及大學其他高級管理人員。獲頒授榮譽博士學位的四位傑出人士分別為(…
國際化及環球伙伴 |
Department of Ocean Science Hosts French Science Festival to Foster Marine Conservation
In collaboration with the Consulate General of France in Hong Kong and Macau, the Department of Ocean Science hosted two days of insightful…
研究與創新 |
科大識別新基因 為治療脊髓損傷帶來突破
(文章轉載自EurekAlert!,原刊於2024年10月22日) 由香港科技大學(科大)領導、有關神經科學領域的最新研究,為治療中樞神經系統(CNS)損傷帶來新希望。研究人員透過識別一種調節多種類型CNS軸突再生的新基因,為修復受損的神經網絡邁出重要一步,相關研究結果已於《…
獎項及排名 |
香港科技大學物理系羅錦團教授榮膺美國物理學會會士
香港科技大學(科大)物理系講座教授羅錦團博士,榮膺本年度美國物理學會會士。羅教授由美國物理學會凝聚態物理分部舉薦獲頒這項殊榮, 以表彰其對拓樸和超導材料理論理解的重大貢獻,包括對「馬約拉納零模(Majorana zero modes)」和「伊辛超導體(Is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