獎項及排名 |
孫建偉教授獲頒2025年「裘槎優秀科研者獎」
香港科技大學(科大)化學系的孫建偉教授獲頒2025年「裘槎優秀科研者獎」,以表揚他的卓越科研成就。 孫教授於南京大學先後取得化學學士及碩士學位,再於芝加哥大學取得博士學位,及後於2010年加入科大。 孫教授專注於有機合成領域,…
研究與創新 |
科大研究揭示地球深部可能的生命起源
(文章同刊於EurekAlert!) 由香港科技大學(科大)物理系和化學系副教授潘鼎帶領的研究團隊,近日在深地條件下C-H-O-N流體中有機分子的非生物合成與穩定性研究中,取得重大進展。研究為生命起源的潛在場所提供了新啟示,成果已發表在Journal of the…
獎項及排名 |
科大舉行學位頒授典禮2024 頒授榮譽博士予四位傑出領袖
香港科技大學(科大)今天舉行學位頒授典禮2024,科大副監督陳祖澤博士於典禮上向四位傑出領袖頒授榮譽博士,表揚他們的重大成就及其對社會的貢獻。其他出席典禮的嘉賓包括科大校董會主席沈向洋教授、校長葉玉如教授及大學其他高級管理人員。獲頒授榮譽博士學位的四位傑出人士分別為(…
國際化及環球伙伴 |
Department of Ocean Science Hosts French Science Festival to Foster Marine Conservation
In collaboration with the Consulate General of France in Hong Kong and Macau, the Department of Ocean Science hosted two days of insightful…
研究與創新 |
科大識別新基因 為治療脊髓損傷帶來突破
(文章轉載自EurekAlert!,原刊於2024年10月22日) 由香港科技大學(科大)領導、有關神經科學領域的最新研究,為治療中樞神經系統(CNS)損傷帶來新希望。研究人員透過識別一種調節多種類型CNS軸突再生的新基因,為修復受損的神經網絡邁出重要一步,相關研究結果已於《…
獎項及排名 |
香港科技大學物理系羅錦團教授榮膺美國物理學會會士
香港科技大學(科大)物理系講座教授羅錦團博士,榮膺本年度美國物理學會會士。羅教授由美國物理學會凝聚態物理分部舉薦獲頒這項殊榮, 以表彰其對拓樸和超導材料理論理解的重大貢獻,包括對「馬約拉納零模(Majorana zero modes)」和「伊辛超導體(Ising…
研究與創新 |
科大歡迎深海一號攜蛟龍號首次訪港 領銜完成聯合國深海科研合作首次出航
在國家自然資源部大洋事務管理局(大洋局)的全力支持下,香港科技大學(科大)今天為中國科研考察船「深海一號」和「蛟龍號」首次訪港舉行歡迎儀式,慶祝「蛟龍號」載人潛水器於西太平洋完成首個由國家支持的國際深海科研考察航次。這個由科大參與領導的「數字化深海典型生境」大科學計劃,…
研究與創新 |
科大與上海交大發現新準粒子及雜化方法 開闢實現容錯量子電腦的新途徑
(文章同刊於EurekAlert!) 香港科技大學(科大)物理系劉軍偉教授與上海交通大學(上海交大)賈金鋒教授和李耀義教授領導的合作研究團隊在拓撲晶體絕緣體碲化鍚的超導渦旋上發現了一種新的馬約拉納零能模(Majorana zero modes,MZMs),…
獎項及排名 |
傅凱駿教授獲選為2024年亞洲青年科學家
香港科技大學(科大)物理系夏利萊博士物理學助理教授傅凱駿,獲選為「2024年亞洲青年科學家」。 為了鼓勵和支持亞洲區內的青年科學家進行創新研究,「亞洲青年科學家基金項目」每年均會從來自中國(內地、香港、澳門及台灣)、印度、日本、南韓和新加坡的傑出青年科學家,選出十二位得獎者,…
獎項及排名 |
科大六名學者獲研資局「高級研究學者計劃」及「研究學者計劃」嘉許 創歷史佳績 冠絕各院校
香港科技大學(科大)六名學者獲研究資助局(研資局)2024/25年度「研究學者計劃」及「高級研究學者計劃」嘉許,合共取得逾3,700萬港元的研究經費,以表揚並支持他們的研究工作。是次佳績不僅屬科大歷來最好的成績,其獲獎數目及研究經費撥款亦為本地院校之首。…
獎項及排名 |
李衛平教授榮獲2023年度國家自然科學獎二等獎
香港科技大學(科大)數學系講座教授李衛平,憑「數值幾何不變量在雙有理變換下的變化」的研究項目,獲得2023年度國家自然科學獎二等獎。這研究項目不但闡明了幾何不變量的結構性理論,更為拓撲和幾可問題中的應用奠下了研究基礎。 早於上世紀七十年代,…
研究與創新 |
科大團隊發現新的細胞因子促進SARS-CoV-2進入宿主細胞 為治療新冠提供新方向
(文章轉載自EurekAlert!,原刊於2024年7月2日) 由香港科技大學(科大)生命科學部副教授郭玉松教授帶領的研究團隊,最近揭示了一項有關新型冠狀病毒(SARS-CoV-2)的新發現。團隊最新發現的宿主因子會通過與SARS-CoV-2刺突蛋白的受體結合域相互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