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於7月中爆發新冠肺炎第三波疫情前,科大商學院二年級學生馮紀寧經常與救世軍露宿者綜合服務的員工一起在晚間進行外展服務,向無家者派發食物和生活必需品,有時多達每周三次,但因疫情嚴重,近來不得不減至每周一次。
疫情下,衛生及醫療服務縮減,露宿者深受影響。紀寧因此向他們伸出援手,免他們流落街頭增加感染風險。
他說:「疫症對弱勢社群的影響最大。很多之前從事飲食業的人失去工作,生活無以爲繼,別無選擇下最終露宿街頭。」
政府早前規定食肆須在晚上10時收市,連24小時營業的連鎖快餐店亦不例外,一向夜宿快餐店的無家者因而無處容身,生活更加困難。紀寧於是開始為這家服務油尖旺區露宿者的非政府組織編製清單,詳列當區可供使用的社區中心,希望在這個艱難時期助他們找到容身之所,暫解燃眉之急。
另外,他還負責管理該組織的社交媒體平台,並嘗試以不同方法喚起公眾關注露宿者問題。
紀寧是透過參與「公民伙伴實習計劃」獲安排於7月起在救世軍工作。該計劃隸屬科大侍學行,旨在為同學提供服務社會的機會,從而促進個人成長。同學可於非政府組織實習或參與企業社會責任項目,時間由6周至12個月不等。儘管疫症帶來種種限制,但今年參與計劃的同學卻展現了無比創意,以及繼續服務社會的決心。
紀寧最初寄望高薪厚職,但他在參加實習計劃後,親身體會到金錢回報不及社會價值重要。他說:「我有幸與不少經驗豐富的社工共事,並向他們學習。過程中,我也會盡力為義務工作增添價值。」
主修生物科學的科大四年級生葉鳳婷是香港中華基督教青年會柴灣長者鄰舍中心的實習生。被安排在家工作的她靈機一動,決定以創新方式與長者溝通。
因社交距離所限,從前習慣到鄰舍中心消遣的老人家被迫留在家中。鳳婷於是想到拍攝一套共五條的短片,與長者分享基本防疫知識,包括出外用膳時處理口罩的正確方法,以及回家後如何替自己清潔除菌。
這位「蔡馬愛娟女士社會服務領袖計劃獎」得主解釋:「年輕人不難在網上找到正確資訊,但長者在這方面可能需要幫忙,我便萌生了拍攝短片的念頭。」鳳婷獲得的獎項由科大侍學行頒發,希望透過培訓、實習和鼓勵同學實行自己的社會服務項目,培養他們的領導才能和貢獻社會的責任感。
鳳婷另一條短片,則教導長者自製漂白水進行一般家居清潔和消毒,逐步解說,內容非常清晰。「我們時常聽到1比99,意思是把1份漂白水與 99份清水混和,但怎樣量度份量? 普通人也未必可以好好掌握,更遑論長者了!」她拍攝的短片除了在鄰舍中心的電視播放,也透過即時通訊平台與長者分享。
鳳婷自中學年代已參與義務工作,曾服務多家非政府組織,入讀科大後並未間斷,經驗豐富。她認為疫症下,運用非傳統方式去接觸社群的需求越趨強烈。
她說:「讓別人快樂,自己也跟著快樂。雖然我暫時無法親身接觸老人家,但我仍然會運用全新方法,繼續將快樂傳播開去!」
關於香港科技大學
香港科技大學(https://hkust.edu.hk/)是國際知名的研究型大學,其科學、工程、商業管理及人文社會科學領域,均臻達世界一流水準。科大校園國際化,提供全人教育及跨學科研究,培育具國際視野、創業精神及創新思維的優秀人才。科大的研究於香港的大學教育資助委員會「2014研究評審工作」獲得最多「世界領先」評級,亦於最新的《泰晤士高等教育全球年輕大學排名榜2020》中排行第一,而科大的畢業生在2020年度的全球大學就業能力調查排名第26位,為亞洲院校前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