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系
| 2025 年 1 月 24 日
物理系
| 2025 年 1 月 9 日
物理系
| 2024 年 11 月 27 日
生命科学部
| 2024 年 10 月 22 日
物理系
| 2024 年 8 月 29 日
本次研究作者(左起):數學系教授姚遠、物理系研究助理教授李楚、物理系副教授潘鼎。
本次研究作者(左起):數學系教授姚遠、物理系研究助理教授李楚、物理系副教授潘鼎。
物理学
|
科大研究揭示超临界水中二氧化碳不为人知的反应路径
香港科技大学(科大)物理系和化学系副教授潘鼎的课题组与数学系姚远教授合作,在超临界水中二氧化碳(CO₂)的复杂反应机制研究方面取得了重要发现。
在二維體系通過耗散引入非厄米性導致的原子在邊緣積累的現象
在二維體系通過耗散引入非厄米性導致的原子在邊緣積累的現象
物理学
|
科大领导团队通过使用超冷费米子 实现二维非厄米趋肤效应的突破性量子模拟
由香港科技大学(科大)领导的科研团队,近日通过使用超冷费米子在二维空间中进行了有关非厄米趋肤效应的量子模拟,并取得了突破性进展,标志着量子物理研究的重要进步。
潘教授及其團隊。
潘教授及其團隊。
物理学
|
科大研究揭示地球深部可能的生命起源
由香港科技大学(科大)物理系和化学系副教授潘鼎带领的研究团队,近日在深地条件下C-H-O-N流体中有机分子的非生物合成与稳定性研究中,取得重大进展。 
(图一)刘凯教授(右一)及其研究团队。
(图一)刘凯教授(右一)及其研究团队。
生命科学
|
科大识别新基因 为治疗脊髓损伤带来突破
由香港科技大学(科大)领导、有关神经科学领域的最新研究,为治疗中枢神经系统(CNS)损伤带来新希望。
科大的理论研究团队:刘军伟教授(左)与他的指导的博士生温竣裕(右)。
科大的理论研究团队:刘军伟教授(左)与他的指导的博士生温竣裕(右)。
物理学
|
科大与上海交大发现新准粒子及杂化方法 开辟实现容错量子电脑的新途径

香港科技大学(科大)物理系刘军伟教授与上海交通大学(上海交大)…

郭玉松教授(中)及其研究團隊
郭玉松教授(中)及其研究團隊
生命科学
|
科大团队发现新的细胞因子促进SARS-COV-2进入宿主细胞 为治疗新冠提供新方向

由香港科技大学(科大)生命科学部副教授郭玉松教授带领的研究团队,…

由科大物理系副教授刘滔教授提出的突破性概念,让地球磁层中的天文望远镜化身成重力波讯号的探测器。
由科大物理系副教授刘滔教授提出的突破性概念,让地球磁层中的天文望远镜化身成重力波讯号的探测器。
物理学
|
科大团队提出高频重力波创新探测方法 助探索宇宙奥秘

由香港科技大学(科大)物理系副教授刘滔教授领导的研究团队,最近提出了一种探测高频重力波(high-frequency gravitational waves, HFGWs)的突破性方法,只需利用现时正在运作以及未来建造的天文望远镜,便可能在行星磁层中有效地探测高频重力波…

曾庆璐教授(右)及其中一位论文作者科大海洋科学系博士学生栗浩夫(左)展示原绿球藻样本。
曾庆璐教授(右)及其中一位论文作者科大海洋科学系博士学生栗浩夫(左)展示原绿球藻样本。
海洋科学
|
科大研究团队分析蓝藻羧酶体自组装原理 为促进光合作用提供新见解

香港科技大学(科大)研究团队发现了羧酶体(一种在部分细菌和藻类中存在的固碳结构)的自组装原理。此发现可以帮助科学家重新设计和应用这类固碳结构,让植物将阳光转化为更多能源,提高光合作用效率,有望增加全球粮食产量,并减缓全球暖化。

研究團隊主要成員在今日於記者會上展示最新研究成果。
研究團隊主要成員在今日於記者會上展示最新研究成果。
生命科学
|
科大成功研发血液测试 精准诊断阿尔茨海默病和轻度认知障碍

由香港科技大学(科大)领导的国际研究合作取得了重大进展,标志着阿尔茨海默病诊断和管理方面的一个重要里程碑。研究团队由科大校长、晨兴生命科学教授兼香港神经退行性疾病中心主任叶玉如教授带领,成功开发了一项前沿的血液测试,可早期检测阿尔茨海默病和轻度认知障碍,…

科大协理副校长(教学)、理学院数学系及跨学科学院环境及可持續發展學部的讲座教授冯志雄教授。
科大协理副校长(教学)、理学院数学系及跨学科学院环境及可持續發展學部的讲座教授冯志雄教授。
数学
|
科大团队研发AI模型 能协助减少全球农田氨气排放达38% 有助达成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

由香港科技大学(科大)领导的一支国际研究团队,以人工智能技术(AI)研发出一个机器学习模型,能有效促进全球农田的氨减排。该研究发现,目前农田所排放的氨气量( ammonia ) ( NH3 )不但较预期为低,更发现采用优化的施肥管理能降低农田氨排放总量达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