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转载自EurekAlert!,原刊于2022年11月18日)
中枢神经系统一旦受创,例如在脊髓损伤的意外中,伤者很可能会永久丧失感觉或活动能力,当中的关键原因,是轴突断裂后无法再生。目前,医学界为脊髓损伤患者恢复活动能力的方法非常有限。若要为他们带来治疗希望,其中一个 研究方向,便是要破解令这些受伤轴突再生的方法。
由香港科技大学(科大)生命科学部郑氏理学副教授刘凯带领的团队,用老鼠进行实验,解构了促进神经突轴再生的部分原理。他们发现,通过敲除神经元内编码一种磷酸酶的基因PTPN2,可以促进中枢神经系统的轴突重生,另外,若再外加Ⅱ型干扰素IFNγ,更可进一步提升再生的轴突数量和生长速度。这项研究的结果,最近于科学期刊Neuron上发表。
人类的神经系统可分为两部分:中枢神经系统和外周神经系统。与中枢神经系统的分别是,外周神经当受到损伤时,具有较强的再生和自我修复能力 。不过,科学界一直并未完全了解这个再生和修复过程与神经系统内在免疫机制以及免疫相关的细胞因子的关系,包括一些信号通路如何影响受伤的神经元,以及它们能否直接促进轴突再生。
是项研究亦探索了IFNγ-cGAS-STING信号通路有否参与外周神经的自我修复过程。团队发现,外周神经轴突可以在损伤后,直接调节其损伤环境中的免疫反应,以促进自我修复。
在过往的研究中,刘教授的团队已经发现,可以通过提高神经元电活动,改变神经元甘油脂代谢途径等不同方法,从而加强轴突的再生能力。今次这项研究,为脊髓损伤这类情况的未来治疗方案,找到进一步线索,比如联合几种不同的信号通路可以大幅提高神经再生。
是项研究的两位共同第一作者为科大的王续博士和杨超博士, 合作者包括美国普渡大学的Zhong-Yin Zhang教授、香港科大的吴若昊副教授、钱培元教授和王吉光副教授等多位学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