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學院新聞

研究與創新 |
香港科技大學研究人員研究miRNA生物起源 揭開長久以來非經典切割機制的謎團
(文章轉載自EurekAlert!,原刊於2023年6月2日)
爲了研究並徹底驗證新發現的非經典切割機制,香港科技大學(科大)研究團隊在生命科學部助理教授阮俊英(Tuan Anh Nguyen)教授的帶領下,采用了多種尖端技術,如miRNA測序、pri-…

獎項及排名 |
科大於第四十八屆日內瓦國際發明展奪得20個獎項
香港科技大學(科大)於第四十八屆日內瓦國際發明展上取得驕人成績,19支參展隊一共奪得20個獎項,包括1個中國代表團發明和創新優秀獎、3個評審團嘉許金獎、5個金獎、6個銀獎及5個銅獎。
由科大校長葉玉如教授帶領,利用血液生物標誌物組群檢測阿爾茲海默症的研究項目,…

學生發展及生活 |
《流水落花》:校友賈勝楓的導演路
「現在成為了導演,拍了第一部電影,至今也有點不敢相信。」香港電影《流水落花》導演賈勝楓在科大畢業後,由記者轉型至導演,拍攝首部長片已備受矚目,初試啼聲便獲得多個獎項提名。自言「很神奇,也很幸運」的他,慶幸在大學時代發掘了自己的興趣,一步步踏上這條電影之路,成就其導演夢…

研究與創新 |
晶體表面在固-固轉變前就可變成另一種晶體
(文章轉載自EurekAlert!,首次刊登於2023年3月17日)
冰在零下攝氏幾度尚未達到零度熔點時,表面就已經熔化出一薄層水了,這種預熔化現像對滑冰和雪花生長很重要。類似地,液體往往在達到其凝固溫度前便於平坦的基底上結出一薄層晶體,即預凝固或預結晶。逼近相變(…

研究與創新 |
科大研究人員開發出嶄新方法合成炭疽黴素 刷新全球最高產量紀錄 有助研發針對超級細菌的強效抗生素
香港科技大學(科大)的研究團隊開發出一種嶄新化學合成方法製造炭疽黴素(anthracimycin)和炭疽黴素B (anthracimycin B),產量較現有方法多63倍,刷新全球最高產量紀錄。此項突破性的發現將大大推動把炭疽黴素轉化為抗生素的發展,…

研究與創新 |
科大突破性發現罕見腫瘤細胞「間諜」 揭示不為人知的癌細胞
(文章轉載自 EurekAlert!,原刊於2023年2月2日)
香港科技大學(科大)研究人員研發了一種可為冷凍和新鮮細胞組織樣本同時進行單細胞DNA和RNA測序的新技術,更利用這方法識別出偽裝為正常細胞的罕見腦腫瘤細胞「間諜」。…

研究與創新 |
解構秀麗隱桿線蟲pri-miRNA加工複合體的分子機制
(文章轉載自 EurekAlert!,原刊於2023年1月19日)
小分子核糖核酸(microRNAs,以下簡稱miRNAs)是一種在動物和人類基因調控中發揮重要作用的小型核糖核酸(RNA),一直令許多科學家為之著迷。在生物學和醫學中,…

研究與創新 |
隱藏深海的熱浪對珊瑚礁構成威脅
2019年四月至五月,位於南太平洋中部法屬坡利尼西亞莫雷阿島一帶的珊瑚礁經歷了長時間且嚴重的高溫白化。由於該年並非厄爾尼諾年份,一般並不會出現這種情況,因此本事件令全球海洋科學界百思不解。
由香港科技大學海洋科學系艾力克斯・懷亞特(Alex Wyatt)…

獎項及排名 |
科大兩位傑出學者獲頒2022年度裘槎基金會「前瞻科研大獎」及「優秀科研者獎」
香港科技大學(科大)兩位來自物理系的傑出學者﹕李贊恒教授以及助理教授Berthold Jäck 博士,近日分別獲裘槎基金會頒發「裘槎優秀科研者獎2022」及「裘槎麥德華前瞻科研大獎2022」。
李教授的研究圍繞超材料賦予的各種非凡光學現象,突出的例子包括隱形斗篷和超分辨率成像。…
國際化及環球伙伴 |
科大與英國南安普敦大學加強合作 開辦全港首個環球海洋資源管理雙學位課程
香港科技大學(科大)與英國南安普敦大學(南安普敦大學)加強合作,將於明年起合辦「環球海洋資源管理理學碩士」課程。
這個一年制的獨特課程,將會為學生提供一個多元文化和跨地域的學習體驗﹕首學期同學將到南安普敦大學學習,第二學期及暑假時段則在科大上課。透過這個課程,…

研究與創新 |
研究發現促進成年神經系統軸突再生的內在免疫機制
(文章轉載自EurekAlert!,原刊於2022年11月18日)
中樞神經系統一旦受創,例如在脊髓損傷的意外中,傷者很可能會永久喪失感覺或活動能力,當中的關鍵原因,是軸突斷裂後無法再生。目前,醫學界為脊髓損傷患者恢復活動能力的方法非常有限。若要為他們帶來治療希望,…

研究與創新 |
深部碳揭祕
(文章轉載自EurekAlert!,原刊於2022年11月16日)
香港科大的一項最新研究表明,地球內部的CO2可能比之前認識的更加活躍,並在地球氣候變化過程中扮演更重要的角色。
這項由潘鼎教授領導的研究主要關注CO2在水中的溶解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