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研究并彻底验证新发现的非经典切割机制,香港科技大学(科大)研究团队在生命科学部助理教授阮俊英(Tuan Anh Nguyen)教授的带领下,采用了多种尖端技术,如miRNA测序、pri-miRNA结构分析以及大约26万个pri-miRNA的高通量切割实验。与经典机制不同的是,非经典机制不依赖于经典机制所需的几个关键蛋白和RNA特征序列。该研究还揭示了pri-miRNA上以前未被发现的DROSHA识别位点(DRES),同时证明了这些位点对非经典切割至关重要,并且也有助于经典机制中pri-miRNA加工。此外,该研究揭示了这种非经典切割机制在进化方面的保守性,并证明了它在多个动物物种中是保守的。这一发现表明,非经典机制在miRNA生物起源和调控的进化中起着重要作用。了解更多...
图片展示了miRNA加工复合体非经典切割模型。miRNA加工复合体由DROSHA(蓝色显示)和DGCR8二聚体(绿色表示)组成。箭头表示DROSHA对pri-miRNAs的双重切割作用。非经典加工的底物特征是一个短茎,约为28个长度的碱基对和DRES(DROSHA识别位点)。这种非经典切割机制在各种动物物种中具有保守性。
科研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