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2022 年 3 月 25 日

精英运动员的未圆之梦

苏慧音
苏慧音
周晓柔
周晓柔
x

苏慧音和周晓柔同是香港体坛之星,前者于2020东京奥运乒乓球女子团体赛为香港取得首枚铜牌;后者是2019亚洲公开花样滑冰锦标赛铜牌得主。两人的生活一直离不开密集式训练和国际赛事,在披星戴月的运动员生涯里,她们都希望把自己失落的一角找回来。 
 
失落了的校园生活

苏慧音说:「这10年来,我一直挂念上学的日子。我在中三转为全职运动员,最初以为几年后便可回归校园,岂料每天都给比赛和训练填满了。我很怀念上课的日子和校园生活,有时甚至做梦看见自己在上课,醒来后感到很失落。 」

身为精英运动员,慧音近10年来一直参与最高水平的乒乓球赛事,23岁的她开始觉得要趁年轻为未来打算。 

「几个月前开始,我的手部神经损伤逐渐影响训练,进行重复动作时,惯用手会感到痛楚和肌肉抽搐,令我不得不休息养 伤。期间我会阅读、思考和考虑未来的路向,包括重拾学业的可能,伤患的确加速了我重返校园的决定。 于是,我申请入读科大,一来是因为科大声誉卓越,二来我姊姊也是科大毕业生!」 

慧音透过科大「学生运动员入学计划」(SAAS)获理学院录取,将于2022/23学年开展大学生活,多年梦想终于成真。为了加强支持本地体育精英,为他们提供更具弹性的入学安排,科大进一步  加强SAAS,而慧音正是首位 主要按体育成就获录取的本地学生运动员   。 

署理学务长周敬流教授说:「香港运动员缺乏在体育以外开拓第二事业的途径,因此科大积极为他们提供适切的支援和指导。只要运动员对学业抱有热诚和有足够的投入度,我们定必帮助他们追寻志趣、实现梦想。科大一向广纳人才,欢迎具备不同才华的学生。」 

揭开人生新一章

同属体坛年轻精英的周晓柔,也一直为退役后的去向感到迷茫。 

晓柔说:「年仅17岁的安娜. 舒卓芭高娃,已是世界花样滑冰冠军兼2022年冬季奥运金牌得主。我若要挑战自己更上层楼,必须把握这一两年的时间;同时我也希望为未来铺路,一边比赛一边上大学,就是最理想的安排!」

晓柔去年透过大学联招,成功入读科大工学院,现为工程系一年级生。 

她续说:「工学院在选课和时间编排方面给了我很多建议,我的课堂都在两天内完成,方便我利用其余时间去训练。」   

对于通过 SAAS 以外途径入学的运动员学生,科大同样积极提供支援。    

本科招生及入学事务处处长刘梦琳教授表示,校方会因应每位学生运动员的不同需要,尽可能提供个人化的协助。

刘教授说:「我们有专员联络学生运动员和教练,按照他们的个别需要尽量提供协助,例如编排可配合训练日程的上课时间表,给予课程规划的建议,甚至个人的学业指导和辅导服务,让学生运动员代表香港出战国际赛事时无后顾之忧。」

如有需要,校方也会安排考试改期举行及延长修业期限。另外,学生运动员若附合条件,亦有机会获得最多每年港币 $42,100的全额学费奖学金和 $55,000的生活津贴。尽管学生运动员获得不少支持,但跟其他学生一样,成绩必须达标才可取得学位。

有心不怕迟

晓柔说:「大学容许延长修业期限,的确令我大大松一口气!有人说,只要离开滑冰场超过三天,滑冰技巧就要生疏了,我不希望这样,但也不愿意放弃日后研习工程学的机会。」 

同样,慧音也非常渴望证明自己在学业上的实力,正如她在球场上创出佳绩。 

慧音说:「我仍然有很多力量有待开发,期望在伤愈后作出调整,再回乒乓球场全力拼搏。与此同时,读大学绝不是轻率的决定,我会努力当好一个科大生,达到学校的要求,我想在学业上取得佳绩。」 

谈到喜爱的学科,慧音说希望研习物理:「物理学是一门挑战思考的学科。我读过许多有关物理学的书,对我提升乒乓球技术很有帮助,例如预测乒乓球路径。对我来说,知识就是滋养心灵、启迪思考的良药。」

周敬流教授从两人身上看到了无比的决心,还有科大一直推崇的「凡事皆可为」精神。

他说:「好奇心是在大学求学的最大动力,我们希望学生运动员能两者兼顾,校方会一直与他们并肩前行,共同争取佳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