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系
| 2024 年 8 月 29 日
生命科學部
| 2024 年 7 月 18 日
物理系
| 2024 年 6 月 6 日
海洋科學系
| 2024 年 5 月 16 日
生命科學部
| 2024 年 2 月 20 日
Extensive coral bleaching occurred across depths on the north shore of Moorea during the 2019 marine heatwave.  Photo credit: Peter J. Edmunds.
海洋科學
|
隱藏深海的熱浪對珊瑚礁構成威脅

2019年四月至五月,位於南太平洋中部法屬坡利尼西亞莫雷阿島一帶的珊瑚礁經歷了長時間且嚴重的高溫白化。由於該年並非厄爾尼諾年份,一般並不會出現這種情況,因此本事件令全球海洋科學界百思不解。

In CNS, such as retinal ganglion cells, IFNγ activates STAT1 in Ptpn2 cKO RGCs. STAT1 then upregulates neuronal cGAS expression. cGAS produces cGAMP and activate STING in neurons. In PNS, such as dorsal root ganglion, axotomy induces IFNγ expression in axons by local translation. And IFNγ activates STAT1-cGAS signaling and cGAMP production in surrounding Schwann cells and blood cells, to promote peripheral axon regeneration.
生命科學
|
研究發現促進成年神經系統軸突再生的內在免疫機制

中樞神經系統一旦受創,例如在脊髓損傷的意外中,傷者很可能會永久喪失感覺或活動能力,當中的關鍵原因,是軸突斷裂後無法再生。目前,醫學界為脊髓損傷患者恢復活動能力的方法非常有限。若要為他們帶來治療希望,其中一個 研究方向,便是要破解令這些受傷軸突再生的方法。

Left: the solution is confined by graphene. Right: the solution is confined by stishovite (SiO2). The white, grey, red, and pink balls are the hydrogen, carbon, oxygen, and silicon atoms, respectively.
化學
|
深部碳揭祕

香港科大的一項最新研究表明,地球內部的CO2可能比之前認識的更加活躍,並在地球氣候變化過程中扮演更重要的角色。

Changes in aging stem cells
生命科學
|
科大團隊破解幹細胞變化之謎 為抗衰老研究邁進一大步

古今中外,「抗衰老」一直都是歷史和文學中的熱門題材。從中國古代的秦始皇派員遠征大海尋找長生不死之藥,到西方小說中的德古拉伯爵擁有不死之身,千百年來,人類仍沉醉於尋找不老之術,至今仍未有解決方法。

Prof. Nancy IP (first row second right) and her research team members.
生命科學
|
科大發現血液蛋白新靶點 開拓治療阿爾茲海默症新方向

由香港科技大學(科大)晨興生命科學教授兼香港神經退行性疾病中心主任葉玉如教授領導的國際研究團隊,發現了一種在阿爾茲海默症(AD)發病機制中起關鍵作用的血液蛋白,有助設計創新治療策略,降低AD發病風險和改善AD患者病況。

(From left) Prof. Chen Qing and his research group members Dr. Li Liangyu (postdoctoral fellow) and Xiao Diwen (PhD student) at the lab of HKUST Energy Institute. On the lab bench is a set-up for fabricating the nanoporous zinc metal electrode.
化學
|
科大研發納米多孔鋅電極 即棄鹼性鋅電池也可充電

香港科技大學(科大)的研究團隊成功研製了一款新的電極設計,令日常生活中常見的非充電鹼性鋅電池變成可充電,有助推動更廣泛使用充電池。

A joint research team from The Hong K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HKUST), and the LKS Faculty of Medicine, Th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HKUMed) have demonstrated that ZCB11, a broadly neutralising antibody derived from a local mRNA-vaccinee against the spreading Omicron variants of SARS-CoV-2, displays potent antiviral activities against all variants of concern (VOCs), including the dominantly spreading Omicron BA.1, BA1.1 and BA.2. The research team members include (from left): Professor Dang
生命科學
|
香港科技大學及港大醫學院聯合研究證明廣譜中和抗體 可保護敘利亞倉鼠免受SARS-CoV-2 Omicron變異株感染

香港科技大學(科大)的結構生物學家聯同香港大學愛滋病研究所、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港大醫學院)臨床醫學學院微生物學系與香港大學新發傳染病國家重點實驗室的研究人員已證明,源自本地 mRNA 疫苗接種者、針對SARS-CoV-2 Omicron變異株的廣譜中和抗體ZCB11,對所有受關注變異株(variants of concern, VOCs)包括當前主要流行的Omicron BA.1、BA.1.1 和 BA.2,均顯示出有效的抗病毒活性

Geographical location and bathymetry of the South China Sea.
海洋科學
|
科大研究人員發現南海存在三層交替旋轉運動的「熱點」源

香港科技大學(科大)港澳海洋研究中心主任甘劍平教授研究團隊於中國南海進行海洋模擬試驗及觀測,透過地球流體動力學理論,揭秘了南海的海洋三維運動特徵。

生命科學
|
科大研究人員在前所未有的深度實現了小鼠大腦皮層近無創活體成像

香港科技大學(科大)的一個研究小組首次實現穿過完整的小鼠頭骨在腦膜下方750微米這一前所未有的深度,對小鼠大腦皮層內的微小神經結構進行活體成像。這一研究能夠以接近無創的方式在大腦皮層中進行高分辨成像,將進一步促進大腦科學的研究。

The research team cultivates "mini brains" with stem cell technology to evaluate the patients’ brain reactions to potential drug candidates in developing novel AD treatments.
生命科學
|
科大積極推動神經退行性疾病早期診斷及基因治療研究

香港神經退行性疾病中心(Hong Kong Center for Neurodegenerative Diseases,簡稱HKCeND)由香港科技大學(科大)成立,其研究團隊在阿爾茲海默症(AD)的早期診斷和治療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有望為疾病管理帶來變革。